唐朝的故事400字5篇
唐朝的故事1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
唐代有名的历史故事篇一: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出现的一个繁荣时期。开元盛世期间,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在这个时期,唐代人口大幅增长,达到了52,880,488人。天宝年间,唐朝人口更是一度达到8000万人。
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他平日骑着毛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一次,胡趱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他让主人把驴牵来,却发现驴子浑身是汗,正在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恍然大悟,第二天的故事中,他以驴子“告假”为由,不再去朋友家。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妒由情真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彼此感情非常深厚,文帝为爱妻不置嫔妾、六宫虚设,然而晚年时隋文帝也没克服得了人性弱点。有次他在仁寿宫遇到了尉迟迥的孙女。当年周宣帝死后,杨坚矫诏辅政,马上引发了三总管起兵,势力最大的尉迟迥差点导致杨坚大业失败。
党史故事300~400字~~~
简短的党史故事400字 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的日子里,我们做为青少年应该多多了解党的历史,“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同时也能了解历史的艰辛,与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
自从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1日成立后,已经走过了90年的岁月。如今,已经是党成立90周年。小时候,我所认为的党,只是英雄与英雄的故事,它在我的心中成为美好的象征;渐渐地,长大后,党已由英雄的组成变成党在历史上的血印,我明白了中国的人民为了自由与理想斗争的信念。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倪祥明烈士的英勇事迹将永远珍藏在杞县人民的记忆中。如今,在水东烈士陵园中央大道西侧修建有倪祥明烈士的纪念碑亭,他将永远被人们怀念和祭奠。”河南杞县党史研究室主任常峰说,每年都有青少年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倪祥明烈士的壮举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维护蒙汉友好的三娘子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前期,因为蒙古族当权者和明朝政府有矛盾,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双方的关系疏远了,传统的贸易往来也停止了。这样,明朝不安宁,蒙古族百姓也得不到内地的产品,生活上受到很大影响。
历史人物故事三顾茅庐400字
1、刘备听闻徐庶之言,决心三顾茅庐,求见卧龙诸葛亮。一日,刘备携关羽、张飞前往隆中,寻访贤才。至诸葛亮茅屋之前,书童答话,称先生不在家,刘备只得首次失望而返。数日后,刘备按捺不住探求之心,再携兄弟二度进山。隆中冬日严寒,刘备却因心之所向,不畏风雪,徒步上山,以示尊敬。
2、刘备得到了徐庶的推荐,决定去拜访贤人诸葛亮。第二天,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直奔隆中。刘备来茅屋前,一位书童应声开门说:“先生出去了。”刘备只好败兴而归。又过了几天,刘备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又和两位弟弟进山去了。此时已经入冬了,天气十分寒冷,但是,刘备全然不觉。
3、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其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智慧。这一历史佳话,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4、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成语】: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隆中卧龙岗聘诸葛亮的故事。
5、三顾茅庐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求贤若渴或诚心诚意地一再邀请。关于故事中的人物: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6、《三国演义》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东汉末年,以刘备、曹操、孙权为代表的群雄割据、混战,长达百年的历史故事。 《三顾茅庐》中,听说诸葛亮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便带上张飞、关羽去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
历史故事(400字)
汉末时期,天下大乱,曹操占据朝廷,孙权执掌东吴,汉室宗亲、豫州牧刘备听闻徐庶和司马徽称诸葛亮学识渊博且才华横溢,便偕同关羽、张飞携带礼物前往隆中卧龙岗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然而,诸葛亮恰好外出,刘备只得空手而归。不久后,刘备与关羽、张飞再度冒雪前往,然而诸葛亮又外出闲游。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他平日骑着毛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一次,胡趱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他让主人把驴牵来,却发现驴子浑身是汗,正在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恍然大悟,第二天的故事中,他以驴子“告假”为由,不再去朋友家。
后唐庄宗李存勖年轻有为,二十多岁就继承父业,选贤用能,重用张承业、周德威、郭崇韬、李嗣源等文臣武将,以河东狭小之地,经过多年奋斗,终雪世仇而灭朱梁,开拓后唐之基业。然而,自入都洛阳之后,他又亲小人而远贤臣,宠信伶官,远离旧部,很快成一个孤家寡人。
《空城计》故事梗概如下:三国时,蜀魏交兵,司马懿统领魏军兵至祁山,诸葛亮料定魏军必夺汉中咽喉要地街亭,选将防守;马谡请令前往;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切须慎选营地,勿有疏虞,并命王平同往相佐。马谡刚愎自用,不听王平谏言,扎营山顶,致遭魏军围攻,街亭失守。
简短的党史故事400字 在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的日子里,我们做为青少年应该多多了解党的历史,“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同时也能了解历史的艰辛,与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一台水力轧花机 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
让我感动的历史故事_400字
我读过很多故事,最让我感动的要数《凿壁“偷”光》这个历史故事了。《凿壁“偷”光》讲的是西汉时期,一个叫匡衡的孩子由于小时候家里很穷,没钱上学,但他十分喜欢读书,一个教书先生见他是一个可塑之才,便教他识字,并答应借书给他看。由于他白天要干活,晚上才能看书,但是家里没钱买灯油。
我知道的故事有很多,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这个故事这样的:有一个地方年年有洪水,大禹想治洪水。他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一次,他看见几个小孩在玩一个游戏。这游戏是他找到了治水的办法。于是,他找了许多人跟他一起治洪水。
孟子,这位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从小失去父亲,依靠母亲倪氏独自养大。倪氏是一位勤劳且富有远见的妇女,她期望儿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孟子在成长过程中,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多次搬家。起初,孟子经常与邻居家的孩子打架,这让孟母意识到当前的居住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经历了很多事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我小的时候到现在经历过许多事,有高兴的、悲伤的、难忘的、有趣的……从书本上也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是最让我感动的.是《段齑划粥》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范仲淹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唐朝的历史故事400字
1、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他平日骑着毛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一次,胡趱接到皇帝传旨,要他立刻进宫应差。他让主人把驴牵来,却发现驴子浑身是汗,正在从磨盘上卸下肩来。胡趱恍然大悟,第二天的故事中,他以驴子“告假”为由,不再去朋友家。
2、唐代有名的历史故事篇一: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出现的一个繁荣时期。开元盛世期间,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在这个时期,唐代人口大幅增长,达到了52,880,488人。天宝年间,唐朝人口更是一度达到8000万人。
3、唐朝的故事1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
4、唐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学者陆羽,他自幼便成了孤儿,由智积禅师抚养长大。尽管身在佛门,陆羽却对诵经念佛不感兴趣,反而热衷于吟读诗书。为了摆脱枯燥的佛门生活,陆羽坚决要求下山求学。禅师为了考验陆羽,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引导他,便让他学习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