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故事300字左右
抗日英雄小故事篇一:李爱民 1942年春天,12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日 儿童 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一路上还算顺利。
董存瑞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用心、作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二小心生一计:八路军队伍就在山头埋伏,如果我能把敌人引到那里,就能让八路军一举消灭他们。于是,他假装害怕地同意了。王二小走在前面,引导敌人走进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周响起枪声,敌人意识到上当,愤怒地将刺刀刺向王二小,杀害了这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简短的爱国故事(300字左右)
热爱祖国意味着全身心地报效祖国,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长大后,像詹天佑那样建设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如今,我们的祖国已高高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詹天佑的故事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工程师,也激励着每一位爱国人士。
维护蒙汉友好的三娘子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前期,因为蒙古族当权者和明朝政府有矛盾,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双方的关系疏远了,传统的贸易往来也停止了。这样,明朝不安宁,蒙古族百姓也得不到内地的产品,生活上受到很大影响。
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
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爱国名人的故事250字篇: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
肖邦的爱国故事300字。
过度的辛苦和兴奋,肖邦只觉眼前金花飞闪,一切都在晃动,人们连忙把他搀扶下去。音乐会的第二天,肖邦的病情就加重了:发烧,气喘,极度虚弱。给肖邦看病的医生感到这对一个重肺病患者不是一个好兆头。而这时,正是一八四八年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之时。
肖邦的生命化成了音乐,但他的生命力则在一天天衰退。桑夫人戏谑地称呼他:“我亲爱的尸体。”肖邦几次尝到了死亡的滋味,也逐渐变得过分敏感,充满恐怖的幻想,他的思想总是集中在死亡上面。而桑夫人仍然是生机勃勃,永不满足。 他们不得不分手了,他们一起共同生活了九年。
肖邦在晚年时,生活充满了孤独与痛苦,他曾悲痛地把自己形容为“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祖国的思念与眷恋。1849年,肖邦在巴黎去世,享年仅39岁。临终前,他向姐姐路德维卡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
肖邦的爱国情怀和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热爱祖国、追求自由的人。即使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多年后,肖邦的精神仍然激励着人们为正义和自由而奋斗。
因为不愿当亡国奴,他后半生再也没能踏上故土;客死他乡时,年仅39,“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今天看来,这依然是对肖邦中肯的评价。与“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等人一样,肖邦已然成了波兰的象征和国家的名片,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
肖邦 波兰民族之魂 肖邦的乐曲中熔铸了波兰民族之魂,他最出色的作品深深根植于波兰民族舞曲的沃土之中。肖邦生于波兰,却有一半时光在国外度过,他用自己的笔和钢琴战胜生活,实现理想,畅叙爱国之情,大弹思乡之曲,谱写出了一幕传奇人生。肖邦于1810年3月1日出生在波兰华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