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书育人故事
1、我的学生一届届地来,一届届地走,留给我的有快乐,有眼泪,有幸福,有牵挂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此,面对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我常常与他们心心相连、情情相融,倾情演绎着属于我们的人生故事。
2、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如下: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在这个岗位上,我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也有许多感悟。下面,我将分享我的一段教育教学故事。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我看到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早读。
3、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我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部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我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
4、我的教育叙事故事篇1 我从事教育事业已经十三年了。在十三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严是爱、松是害”,在对学生关心爱护的同时,也不忘对他们严格要求。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勤奋钻研、科学施教。
5、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6、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故事 《昂起头来真美》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品店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带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的她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精选陶行知教育故事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陶行知教育故事一请木匠当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
一天晚上,陶行知把化了装的戴伯韬悄悄带到巴蜀中学冯玉祥公馆。
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陶行知的故事展现了他的教育理念,有一次,他受邀到一所大学演讲。他将一只大公鸡放在讲台上,抓起一把米让公鸡啄食。公鸡起初惊恐,不愿啄食。陶先生试图强迫它,甚至掰开公鸡的嘴,但公鸡依然挣扎,不愿吃米。陶先生放手后,公鸡逐渐平静,最终开始啄食。
小故事大道理50字30篇
1、小故事大道理50字30篇 小故事大道理50字(一): 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必须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
2、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3、小故事1:标准习惯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起洗碗,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声音,接着一片寂静。儿子看着他父亲说:“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大道理:我们常常以不同的标准来看待别人和自己,导致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宽容。
4、化学老师告诉我,至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是118种,发现的物质是3000多万种。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也就是说,118种元素,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有限的118种元素,却创造了无限的物质和一个无限的世界。感悟:物质是可以创造的,世界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无中生有”的。
5、【哲理小故事感悟】: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三 小故事大道理50字 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所长无用、盲人点灯的哲学、出门、扁鹊的医术。
6、故事一:化学老师告诉我,至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是118种,发现的物质是3000多万种。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也就是说,118种元素,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有限的118种元素,却创造了无限的物质和一个无限的世界。感悟:物质是可以创造的,世界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无中生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