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三分钟小故事演讲?
1、红色经典小故事3分钟篇1: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2、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
3、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4、抗日英雄小故事篇一:李爱民 1942年春天,12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日 儿童 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一路上还算顺利。
5、《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故事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二班的牛星然,我演讲的题目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又名王朴,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带路党的伟大先驱。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6、抗战英雄故事演讲稿篇1 历史的车轮在不经意间前进,然而半个多世纪前热血青年们那一声声“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呐喊,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荡。那些热血青年们,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们,就是我们永远缅怀的烈士。
小英雄海娃的故事300字
在抗日战争时期,海娃是一个放羊的孩子,也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一天,他接到爸爸的任务,要送一封紧急的鸡毛信给八路军叔叔。海娃将信藏在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然后赶着羊下山。在途中,他遇到了一队日本兵。他装作害怕的样子,哭了起来,称自己是放羊的。
我眼中的小英雄是抗日时期儿童团团长海娃,一天,敌人出来抢粮,海娃拉到了消息树,村里的人都看见了,都躲到了山上去。海娃遇到了爸爸,爸爸知道炮楼里只有几个敌人,爸爸写了一封信,让海娃把这封信送给张连长,张连长会带人去攻打敌人。
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
海娃,十二岁,担任儿童团团长,负责放羊的同时放哨,以便及时发现敌人并给村里人发出警告。他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某日,海娃接到父亲的命令,要他送一封“鸡毛信”给八路军,信中内容涉及攻打敌人炮楼的策略。他利用放羊作为掩护,带着信出发。在途中,海娃不幸遇到了敌人。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爸爸叫海娃给八路军叔叔送一封十分紧急的信——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少年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海的女儿》:这是一个关于小美人鱼为了追求真爱,不惧生死,勇敢抗争的故事。虽然最后她没有成为人类,但她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小红帽》:这是一个关于小女孩小红帽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虽然小红帽年纪小小,但她机智勇敢,最终成功救出了被狼吞掉的奶奶。
王二小 王二小,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涞源县的抗日小英雄,于1942年10月25日为保护转移的乡亲,将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不幸的是,他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年仅13岁。 张嘎 张嘎的奶奶在鬼子的突袭中被杀,连长钟亮也被抓走。为了报仇,嘎子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小英雄小故事有:1,小英雄的故事之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幼名兰贵,1929年生,河北完县人。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
年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辽中县委员会追认谢荣策为革命烈士,将他的遗体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园,并为谢荣策立了纪念碑,碑上刻着:“谢荣策小烈士千古!” 1984年3月,中共沈阳市委决定,进一步修建谢荣策烈士陵园。
王二小是一个勇敢的放牛孩子,在日本鬼子进行扫荡时,他假装合作,引导敌人进入了八路军的伏击圈。王二小的英勇行为最终导致了敌人的失败,但他自己却壮烈牺牲,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小英雄。李爱民是一位勇敢的民兵,他在面对鬼子的威胁和暴力时,坚定地守口如瓶,没有泄露任何情报。
刘胡兰从红军战士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红军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芦荡小英雄——牛娃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天,日本鬼子要从莲花镇给土地庙据点的敌人补充一批枪支。
小英雄的最短故事
1、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出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乡上庄村,是一名抗日小英雄。在家中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叫石头,父亲阎贵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阎张氏则给人做针线活。二小全家四口人挤住在本村奶奶庙里。在日军“扫荡”中,王二小引导敌人进入八路军的埋伏圈,不幸被敌人杀害,英勇牺牲,年仅12岁。
2、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居住着一个名叫雨来的小男孩。他年纪虽小,但聪明勇敢,心怀正义。一天,村里的平静被一群侵略者打破,他们试图寻找村里的宝藏。雨来目睹了这一切,决定挺身而出,保护村庄和宝藏。雨来冒险向村里的长辈们报告这一情况。
3、年1月18日清晨,周银海所在的地方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马通知村里的干部们转移。为掩护他们,周银海选择挺身而出,自己却被捕。第二天,周银海被当着众人的面施以酷刑,而他依旧高喊打倒反对派。敌人气急败坏之下,将周银海枪杀,此时的周银海年仅14岁。
小英雄于连的故事
1、小英雄于连的故事是 50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火,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唱歌跳舞,欢庆自己打败了外国侵略者。钟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成雄壮的乐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荡。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残敌悄悄溜进了市政厅的地下室。
2、于连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附近的“埃杜弗”街口,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童”(Manneken Pis)铜雕像 。小孩蓬松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笑眯眯地站在一个约2米高的大理石雕花台座上,旁若无人地在撒尿。
3、《小英雄于连》的故事是由法国作家阿方斯·达杜的作品《于连》改编而来的。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于连的小男孩在19世纪末的法国乡村成长的故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法国的一个小镇,主人公于连是一个聪明、机智而又勇敢的男孩。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父亲是个酒鬼,母亲则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
4、正在危急关头,偏巧有个叫于连的小男孩到小院里玩耍,他在墙角边发现了闪着火花的导火线,燃烧的导火线正在一寸寸变短。他知道地下室里有火药,并且在战争中懂得了导火线在火光中变短是怎么一回事。他想去用水扑灭,可这里没有水,到远处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喊大人来,恐怕也已救之不及。
5、比利时人民将小于连视为自己的骄傲和自豪,他们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与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今,这座撒尿小童铜雕像仍然屹立在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象征和守护者。每当游客们来到这里,都会驻足观赏这座雕像,感受小于连那勇敢无畏的精神力量。
6、他的勇敢精神也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这位年仅十岁的比利时小英雄,用自己的小手为世界带来了和平和希望。于连的勇敢行为让人们意识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站出来,用他们的行动去改变世界。他的故事不仅成为了反***战争中的一个传奇,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