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事迹200字
1、巴尔扎克在成名前也曾经历过困顿和狼狈。尽管他学的是法律,但他一心想成为作家,不顾父亲的反对,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在他的创作生涯初期,他的作品不断被退回,负债累累,甚至最困难时只能吃干面包喝白开水。然而,他始终保持乐观,就餐时在桌子上画盘子,想象着美食,这样的幻想让他快乐。
2、凿壁偷光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
3、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成为了吴王的奴隶。他忍辱负重,每日辛勤劳作,以此来激励自己,不忘复国之志。在吴国的三年里,勾践深得吴王信任,逐渐赢得了机会。回国后,他励精图治,整顿内政,同时训练精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击败了吴国,一雪前耻。孙康家境贫寒,无钱买灯油,但他渴望读书。
4、肖邦 1830年11月肖邦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
5、海伦·凯勒,一位美国的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的时候因一次高烧而失明和失聪。尽管面对着如此大的挑战,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导师安·沙利文的帮助,学会了说话,能够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和学习文化知识。她的导师安·沙利文不仅教会了她语言,还激发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6、古今中外名人事迹30个名人200字左右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
求200字历史名人小故事
1、司马光,宋朝名臣,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二十岁便考取进士。为官期间,他保持清廉,工作之余,坚持读书,立志编写一部通志以供世人借鉴。他发明了一种名为“警枕”的圆木枕头,以便在睡梦中也能把握时间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最终使他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2、《诸葛亮喂鸡》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
3、凿壁借光——匡衡 东汉时期的匡衡,因家境贫寒,晚上无法照明读书。他便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借助邻居家的光继续学习。匡衡不仅好学,还愿为知识付出劳动,他曾免费为一家富裕人家工作,只为了阅读他们的藏书。通过不懈努力,匡衡最终成为一位博学之士。
200字的名人故事
1、爱迪生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知识和智慧,也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创造力和勇气。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勇于尝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尽管爱迪生最终没有真的发明一个可以照亮夜晚的太阳,但他发明的电灯却让夜晚变得如同白昼,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司马光,宋朝名臣,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二十岁便考取进士。为官期间,他保持清廉,工作之余,坚持读书,立志编写一部通志以供世人借鉴。他发明了一种名为“警枕”的圆木枕头,以便在睡梦中也能把握时间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最终使他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3、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4、台阶上的小男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年轻的妈妈带着一岁的林肯来到公园广场,面前是十几级阶梯。决心独立的林肯拒绝妈妈牵手,他决心自己爬上去。妈妈并未代劳,只是用充满爱和鼓励的眼神支持着他。一次又一次,小林肯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登上了台阶,尽管满身尘土,但他的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古代历史名人典型故事200字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他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很少有对手。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在摆棋陈,招牌上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太高狂妄,立刻上前挑战,结果老人不堪一击,连连败北,左宗棠洋洋得意,命老人把那块“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拆了,不要再丢人现眼。
谢道韫,陈郡阳夏人,具体生卒年份已无从查考。她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后来嫁给了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谢道韫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善于辩论。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讨论文章义理,正值大雪纷飞,谢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即刻“撒盐空中差可拟。
司马光,宋朝名臣,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二十岁便考取进士。为官期间,他保持清廉,工作之余,坚持读书,立志编写一部通志以供世人借鉴。他发明了一种名为“警枕”的圆木枕头,以便在睡梦中也能把握时间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最终使他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