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感人故事300到500字
1、由于斯罗廷的果断行动,试验室里价值连城的精密设备保住了,一起参加研究的同事们得救了,可是,著名的科学家斯罗廷却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核辐射。9天以后,这位正在参加重要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带着痛苦的微笑离开了人间。他用生命奠基了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斯罗廷的行动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在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前夕的关键时刻,加拿大著名物理科学家斯罗廷正全神贯注于研究如何用螺丝刀将两块铀对合至临界质量。突然,他手中的螺丝刀意外滑落,两块铀瞬间发出眩光,眼看就要合为一体。这不仅是一场物理上的意外,更是潜在的灾难。
3、感动的名人故事1:科学家霍金的励志一生 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宇宙之王”。他与彭罗斯共同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霍金的研究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钱学森,一位以爱国情怀高于一切的伟大科学家。史教授提到,在美国,钱学森已是站在火箭科技前沿的领军人物,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和崇高的地位,然而,他从未打算长久留美,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渴望将所学贡献给祖国。
5、钱学森: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怀 “钱学森在美国已经是处于领导地位的一流火箭专家,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的生活,但他从未准备在美国长期生活,始终想着要回到祖国,把所学的知识用来报效祖国。”史教授说。
科学家感人的故事
居里夫人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玛丽从小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和特殊的爱好,从不轻易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处处表现出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从上小学开始,她每门功课都考第一。15岁时,就以获得金奖章的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
爱迪生对自然科学的最早兴趣始于化学。10岁时,他对化学充满了好奇,收集了二百多个瓶子,节省每个小钱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1岁时,他进行了第一次电报实验,为了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工作。
【 #1 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一位致力于提升水稻产量的农业科学家,在湖南的一个小镇上担任农校教员。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他依然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每天,他除了教学,就是在试验田里研究如何培育高产的水稻品种。
钱学森,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在美国,他已是火箭领域的领军人物,享受着优渥的生活和崇高的地位,然而,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变的信念——回到祖国,用所学知识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科学家故事举例: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是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他因改进望远镜并用于天文观测,以及支持日心说而著名。伽利略面对重重困难,不惧权威,坚持自己的科学理念,其精神影响深远。
邓稼先的小故事
1、原子弹爆炸瞬间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邓稼先作为现场总指挥,在爆炸瞬间紧紧握住了同事的手。这一幕成为了中国核事业的经典画面。忠诚与奉献 邓稼先一生致力于核科学事业,他始终坚守在我国核武器研究的第一线。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关心着我国核事业的发展。
2、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响起。22天后,北平沦陷了。日本侵略者召开了“庆功会”。时年13岁的邓稼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几脚。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尽早让孩子离开北平吧。
3、邓稼先的一个小故事如下:一次航投试验中的英勇行为:事故突发:在一次航投试验中,出现了降落伞事故,导致原子弹坠地被摔裂。不顾危险:邓稼先深知这种情况下的危险性,但他毫不犹豫地抢上前去,亲自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进行仔细检验。
4、“两弹元勋”邓稼先,当年作为总指挥,每次核试验,都要带头钻到巷道里去取样,甚至还要跑到沙漠里寻找爆炸后的原子弹碎片。由于当时的防护条件很差,天长日久,他的身体遭受超剂量的核辐射。1986年,邓稼先因全身核辐射造成大面积溶血性出血,被迫住进北京的一家医院。
5、后来,人们得知,1979年的一天,在一次航投试验时,降落伞出现故障,导致原子弹坠地摔裂。邓稼先非常清楚其危险性,但还是毅然捡起碎片查找原因,不幸遭受严重的核辐射,由此而身患癌症。
6、邓稼先的一生,始终与核武器研究紧密相连。一次,航投试验中降落伞发生故障,原子弹因此坠地摔裂。尽管邓稼先深知这可能带来的巨大危险,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仔细检查摔裂的原子弹碎片。他的妻子是一位医学教授,她察觉到邓稼先“抱”着摔裂的原子弹,于是强迫他去医院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