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简短的红军长征故事
革命故事少年游击队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一袋干粮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
1952年1月2日,罗盛教,一名侦察队的文书,在朝鲜看到四个少年冰面滑行时不慎坠入冰窟。他毫不犹豫地跳入冰水中救助,顶着严寒三次潜入水中才找到坠冰的少年崔莹,并竭力将其顶出水面。最终,崔莹被救出,但罗盛教因体力耗尽和低温而牺牲,年仅21岁。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与美好,但这一切都源于英勇的红军战士和伟大的xxx。他们用血肉之躯建立了一座新的长城,让我们中华民族站在了这座长城之上。岁月沧桑,但战士们的豪迈话语和不屈精神永不消逝,他们的英雄故事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历久弥新。
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长征十大催人泪下的故事
1、董必武与警卫员小王 在长征路上,进入崇山峻岭地带的一个雨夜,董必武和小王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艰难前行。小王不慎丢失鞋子,董必武毫不犹豫地取出自己的旧鞋让他穿上,并鼓励他坚定前行。这份无私的关怀与鼓舞,体现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战友间的深厚情谊。
2、其中有一位名叫吴志强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背着病重的同志过雪山时,因寒冷和疲劳而牺牲。他的牺牲精神感动了无数人,成为长征路上一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另外,还有一位护士小姐姐用温暖的双手和关怀的话语帮助受伤的战士恢复健康的事迹也是让人动容。
3、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齐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我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
4、去逛公园,会看到革命雕像;在博物馆,历史可以重现;在学校里,课本上动人的革命故事数不胜数;在电视上,多少红色电视剧在一遍一遍地播放;在电影院里,多少关于党的感人故事催人泪下……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是因为我们现在对长征精神的崇敬和热爱。
5、在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催人泪下的革命传统故事: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力照顾三个病号,将钓到的鱼全给了病号吃。在即将走出草地时,饿得奄奄一息的老班长却牺牲了。
6、《红色少年的故事》中有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刘文学,勇敢机智的王二小,舍己救人的韩余娟,英雄少年赖宁,他们的故事无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
1、红军长征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当时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发扬以劣胜优、敢打敢拼的精神,积极地进行防空行动,并在长征途中击落6架敌机。第四个: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
2、张思德在红军长征途中,以自己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为同志们尝百草,确保行军途中能找到可食用的植物。他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也是对集体生存的极大贡献。 长征途中,年仅13岁的女战士小董,面对恶劣环境和生理极限,展现出了非凡的坚韧和勇气。
3、在红军长征途中,有一个关于张思德的小故事,体现了他英勇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当时,红军正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饥饿成了威胁战士们生命的大敌。朱总司令果断决定牺牲自己的坐骑,以挽救同志们的生命。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总司令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鼓励大家辨别并尝试那些可能可食用的野菜和野草。
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50字)
1、断肠就义红军师长 1934 年12 月初,中央红军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在湘江进行了一次惨烈的血战。红军伤亡很大,由出发前的6万人锐减至3万。在这场战斗中,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负责掩护中央机关转移。主力红军西渡湘江后,敌军切断了他们的通道,全体官兵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尽弹药。
2、●《一袋干粮》,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
3、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一袋干粮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