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小故事(通用10篇)
1、关于数学小故事(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出自1967年苏联联盟一号宇宙飞船事故。飞船返回大气层时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导致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牺牲。科马洛夫在事故前曾提醒女儿:“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的事故,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2、数学天才的蛋糕:有一天,数学天才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庆祝他的生日。
3、数学的趣味小故事 篇1 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4、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是十大经典数学小故事之一。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
5、关于数学小故事(1)在一次有趣的数学谜题中,有三位客人在旅店住宿,每人每天价格为10元。每位客人支付了10元,总共支付了30元给老板。后来老板决定优惠5元,让服务员退还给客人。然而,服务员***了2元,剩下3元平分给每位客人,每人退还了1元。
6、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11篇) 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1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妈妈去西缘浴室洗澡,当洗完澡时我们在照镜子妈妈突然对我说:“女儿,我来考你一个数学问题,看看你会不会?”我张口就说:“好的,没问题。
短的数学小故事有哪些?
1、趣味数学小故事——400字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
2、高斯在哥廷根大学时有次因故迟到,赶到教室时老师不在,只有黑板上的几道题目。他以为是作业就自己琢磨了一夜,可是只解出了一道题。交给老师时,老师说这些是数学史上最著名的难题啊!当年的高斯只有19岁。
3、华罗庚的故事:在数学上加倍用功数学家笛卡尔的故事:在1650年,穷困潦倒的法国数学家正在街边随意的坐着,埋头苦思一道数学题,而也就是在此时,他遇到了同样喜欢数学的公主克里斯提娜,公主被他的才华深深震撼,于是就将他招到了皇宫里面,成为了她的专属数学老师。
4、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就找法老。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10个数学趣味小故事
数字迷宫:数字迷宫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在一个方格迷宫中,你需要从起点到达终点,每一步只能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个方格,并且每个方格上都有一个数字。你的目标是找到一条路径,使得路径上经过的数字的和最大。这个游戏既考验逻辑思维,又涉及数学计算。
故事一:“0”的诞生与传播,从罗马数字到印度计数法,揭示了“0”在数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故事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通过1967年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的不幸,强调数学小数点的重要性,警示一丝不苟的必要性。故事三:陈景润与数学猜想的探索,一个数学故事激发了他的兴趣,最终成就了伟大的数学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合作比竞争更有价值。 蜗牛的爬井挑战 蜗牛掉进了一个10米深的井里,它决心要爬出去。每天,蜗牛都能爬5米,但晚上会滑下4米。经过几天的努力,蜗牛终于爬出了井。有趣的是,蜗牛实际上用了7天才完成这个挑战,而不是6天。
故事《燕子考青蛙》讲述了燕子与青蛙的数学竞赛。青蛙设计了一个问题:从上个星期一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燕子快速计算出答案是49只害虫。接着青蛙反过来问燕子类似问题,燕子利用图形和加法快速得出答案56只害虫。青蛙解释速算窍门,燕子称赞青蛙的智慧。
数学趣味小故事三年级巧测金字塔高度金字塔埃及的著名建筑,尤其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整个金字塔共用了230万块石头,10万奴隶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这个建筑。金字塔建成后,国王又提出一个问题。
小聪去服务台拿绳子捆扎空调,却错误地请求2厘米长的绳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意识到正确的长度应该是2米。这个故事强调了在数学中要避免马虎,并且要将学习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 喜羊羊和沸羊羊面对一道应用题:小白兔采了60个蘑菇,现在剩下48个,问它还要几天才能吃完。
搜集十个数学小故事
牛顿自小就酷爱阅读,勤奋好学,还特别喜欢制作手工。他用家里给的零用钱购买木工工具,制作了许多精巧的风车、风筝、日晷和漏壶等实用器械。少年时代的牛顿并未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但他动手能力非常强。他每做一件东西,总是默默埋头苦干,如果做得不合适,就拆了重做,绝不马虎。
牛顿非常勤奋,他的学习成绩赶不上别人,特别是数学的差距更大。牛顿并不气馁,就像他少年时代喜欢思考问题一样,踏踏实实地学习,直到透彻地理解为止。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六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
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