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的历史典故阅读【六篇】
1、【篇一】爱国主义的历史典故阅读 戚继光血战歼倭,勋垂闽浙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
2、这次在执行任务时,王伟坚毅果敢,沉着冷静,英勇顽强,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王伟牺牲后,中央军委于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了命名大会,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被海军党委批准革命烈士。【吴玉章】老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3、岳飞 岳飞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北方的金人入侵,南宋的皇帝无能,一直都失败,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间。岳飞就参军了,很快,因为他的父亲去世,他要回乡守孝。
4、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后又追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典故之一,常用以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精忠报国是对岳飞的评价。
求篇800字左右的历史故事,有感想的
说到刘邦与项羽,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见解。我也不例外,对这段历史有着自己的思考。项羽出身高贵,而刘邦则出身低微,一个英雄,一个枭雄。我本应崇敬项羽的英勇与豪情,但事实上,我更欣赏刘邦的智慧与谋略。项羽有着“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特质。
秦王——赢政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
《史记》读后感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翻阅沉甸甸的历史,蓦然看见,那一抹鲜艳,带着成熟稳重,披荆斩棘,正向我走来。那是历经磨难才重生的凤凰;那是千锤百炼的坚强;那是灵魂冲击才有的不朽篇章;那是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的史书,一部永垂不朽的史记。
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
关于屈原的作文800字
1、篇一:关于屈原的作文800字 屈原,一位伟大的诗人和忠诚的臣子,用他的生命诠释了尊严与忠诚的价值。自幼年起,屈原便立志终身奉行不辱使命的原则。他坚守着对楚国和人民的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屈原的逝去,虽然令人惋惜,但他的精神却因他的牺牲而永垂不朽。
2、篇一:屈原的抉择 面对生命的终结和国家的沦陷,屈原选择了坚守。他坚定地走上了不归路,需要极大的勇气。他放弃了生命和国家的荣耀,清楚地认识到,他曾经效忠的王朝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新上台的君王更是荒唐,不仅没有重用他,反而将他流放。
3、屈原的爱国精神,体现在他无畏的国家至上情怀和独立的思考态度。他关心国家命运,坚持自我,不受权势和世俗影响。这种精神启示我们要保持对国家的热爱,保持独立思考,关注社会问题,以真理和正义为原则,为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屈原忠诚、爱国和坚韧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典范。
4、屈原作文 篇1 失意的人生,失意的人生。一腔热血倾注与你的诗歌创作,住随你,崇高精神的你,文化的创新诗人。
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字数800字……跪求跪求………
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还将在更高领域、更广阔的空间。不断实现着航天事业的更大发展,创造着航天事业的新辉煌。在华夏儿女的努力下,奥运会染红了北京的天空,整个华夏民族的血液都在沸腾着,对奥运的兴奋,又似乎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引起十三亿中国人全身心的共鸣。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中华美德 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中华美德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等等。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一――尊老爱幼。
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故事二:年兽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
爸爸解释道:“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哦,原来是这样!那过年还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呢?”我又发出疑问。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讲解起来。原来,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
我的春节故事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到来了,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之夜。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
搜一篇800字的中国历史小故事
1、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当时秦国宰相甘茂的孙子甘罗机智过人,能言善辩。他出谋划策替爷爷脱难的事家喻户晓。这一天,甘茂下朝后愁眉苦脸地回到家中,喝不下茶,吃不下饭,只是不住地唉声叹气。家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都十分着急。
2、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宝玉——和氏璧。秦王得知后,便派遣使者向赵王提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内心纠结,既怕秦王出尔反尔,又担心拒绝会导致秦国进攻。他决定将此事告知大臣们,但未能找到解决办法。这时,蔺相如得知此事,主动请缨,愿意带和氏璧去秦国谈判。
3、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