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的故事10个字
1、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2、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
3、闻一多读书: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4、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
5、闻一多醉书的故事流传甚广。他读书入迷到极致,以至于在结婚当天依然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未能及时出现在洞房。亲友四处寻找,最终在书房找到了沉浸在书海中的闻一多。据说,闻一多看书入迷的程度,可用“醉”来形容。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方式同样独特。
名人故事10-30字
高尔基读书的故事 有—次,高尔基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华盛顿诚信 故事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顿教训。
伍衡阳,湖南省石门县人。1918年10月出生,1935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副军职。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自幼便以勤奋著称,他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期间,第一学期便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学校的奖励——一枚金质奖章。然而,他并未将奖章保留,反而拿去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用所得的钱购买了书籍,并买了一串红辣椒。
名人故事短一点10-20字
◎王亚南少时睡三脚床,伏案夜读。终成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名人故事20字》名人故事20字(一):司马光为了就落入水缸的小朋友,抱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水流出来了,小朋友得救了。名人故事20字(二):李白:一次偶遇一老妇在那磨一铁棒,并在与之交谈中明白一道理:只有功夫深,铁锄磨成针这个道理,并成为一个有名望的诗人。
达芬奇画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画家达芬奇,从小就喜欢绘画。父亲送他去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向画家佛罗基奥致敬。老师要他从画蛋开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画了十多天。老师看到他有点不耐烦,对他说:不要认为画鸡蛋很容易。
比如,苏轼的祖父苏序,从小顽皮,不喜读书,文章不求甚解。但没有人否认它的博大,守得住低处的人收敛,含蓄,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深邃。(名人读书的故事简短些20字左右)。
张海迪 张海迪因患病而在年幼时就高位截瘫。然而,她并没有被命运打败,坚定地说出: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她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完成了中小学、大学课程和医学知识,并投身于文学创作。她长期担任中国残联主席,致力于推动残疾人事业。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人。
乔治.华盛顿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有一个年轻的秘书,一天早晨,这位秘书来迟了,他发现华盛顿正在等候他,感到很内疚,便说他的表出了毛病。华盛顿平静地“恐怕你得换一只表,否则我就要换一位秘书。
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十字左右?
1、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2、悬梁刺骨 战国时期,洛阳城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为了日后以做大官,他拚命读书。有时读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拿着一把锥子,瞌睡来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继续读下去。
3、爱因斯坦的故事 一天,爱因斯坦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
4、晋代车胤和孙康的故事也是勤奋好学的典范。车胤家贫,他利用萤火虫的微光在夏天夜晚读书;孙康则在冬天利用雪光读书,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屈原幼时为了学习《诗经》,不顾长辈反对,在山洞中苦读。经过三年的坚持,他不仅熟读了《诗经》的305篇,还从这些民歌民谣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最终成为了伟大的诗人。
5、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 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 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 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