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成语故事:对症下药
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医学家叫华佗,他的医术非常高明。有两个病人,一个叫李延,一个叫倪寻,都得了头痛发热病,找过很多医生也没治好,于是来找华佗。华佗经过细心诊断,给他们各开了一个药方。给李延开的药方是发散药,给倪寻开的药方是泻药。
” 华陀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因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过多久,病就全好了。
两人看到药方后,感到十分困惑,问道:“我们俩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何吃的药却不同?”华陀解释道:“你们的症状虽然相同,但病因却大相径庭。倪寻的病因是因内伤饮食所致,而李延则是外感风寒着凉引起。由于病因不同,自然需要对症下药,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
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有一次官吏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后,给倪寻开了下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感到奇怪,问华佗问什么同样的并用不同的药,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内伤引起的,李延是因为外部受凉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但华佗更倾向于自由行医,不愿为曹操一人服务。他以回家探亲为由离开,却因曹操的误解和调查而被捕,最终被处死。华佗的遭遇,使得“对症下药”这句成语流传下来,成为处理问题时强调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智慧象征。华佗的医学贡献和他的人生故事,至今仍被后人敬仰,被誉为“外科鼻祖”。
对症下药的意思:本义是医生针对患者病症用药,后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成语出处 晋朝陈寿《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少儿课外阅读最佳读本:成语、谜语故事选目录
《少儿课外阅读最佳读本:成语、谜语故事选》以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寓教于乐的阅读体验。本书分为成语故事篇与谜语故事选两大部分,涵盖了多个主题,旨在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学习知识。
本文推荐的少儿课外阅读最佳读本,是《成语、谜语故事选》图书。该书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首次发行于2010年7月1日。平装版本,共有194页。针对的读者对象为7-10岁儿童,以简体中文为主要语言,采用32开本设计。ISBN编码为9787533453657,条形码同样为9787533453657。
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如下:《小学生必背古诗70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101个经典神话战事》(拼音版) 《成语故事》(拼音版) 《格林童话》(选读)《蓝猫淘气3000问》《三字经》(选读)《伊索寓言》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心灵,高尚情操。
偶尔失败(打一成语) —— 谜底:居安思危 解析:原谜语“出奇制胜”与修改后的成语“居安思危”在意义上存在较大差异。居安思危意味着在平安稳定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问题,更加符合偶尔失败这个提示。
建议购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成语词典,和《新华字典》的选择一样,比较权威。小学生使用《新课标小学生成语词典(四色本)》就足够了,如果考虑到长远的话,可以选择《中华成语词典》或《新华成语词典》。
有没有少儿看的成语故事大全,动画版的
《寓言新一族》是一部以游戏化手法演绎中国传统寓言的动画系列。它通过幽默风趣的语句和夸张的动作,让孩子们在虚拟空间中扮演角色,表演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语动画廊》则是一部通过动画方式讲解成语的教育片。
中央台播过的动画片 第一部《镜花缘》 第二部 《阿凡提的故事》 第三部 《降魔勇士》 《魔方大厦》 《邋遢大王奇遇记》 《自古英雄出少年》 《天书奇谭》 《小红脸小蓝脸 《乔尼历险记》 《开心街》二 中央电视台以前播出过一部动画片,有关成语的。
兔小贝成语故事是一系列以动画形式呈现的短篇故事,每个故事都围绕一个特定的成语展开。这些故事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在兔小贝成语故事中,每个成语都被巧妙地融入到一个精彩的小故事里。
少儿成语故事:专横跋扈
1、专横跋扈【解释】: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2、汉冲帝不久去世。梁冀为了专权,强立八岁的刘缵为帝,史称汉质帝。汉质帝虽然年幼,却聪明伶俐,识破梁冀的专横跋扈。他在朝堂上当众指出:“此跋扈将军也(他是个蛮横无理的大将军)!”梁冀对此怀恨在心。于是,梁冀命令手下在汉质帝的汤饼中下毒,翌日,汉质帝便中毒身亡。
3、专横跋扈成语故事如下:故事背景:东汉时期,大将军梁商之子梁冀,相貌凶恶且言语结巴,他自幼放荡不羁,依仗父兄权势,仕途顺畅。为非作歹:梁冀被封为河南尹后,为非作歹,肆意搜刮百姓。其父亲的好友吕放时任洛阳令,揭露了梁冀的恶行,结果被梁冀派人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