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的一个小故事200字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家里很无聊,于是,我让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乐呵呵地笑了:“好儿子我给你讲的故事是我小时候你的外婆讲给我听的,现在我来讲给你听,它是一个小孩名叫张嘎的经历。
小兵张嘎的简短故事:小兵张嘎是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他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在一次日寇的扫荡中,他的奶奶被日本鬼子杀害。为了报仇,嘎子想当八路,甚至是当一名侦察兵,但最初因为年龄太小而未能如愿。然而,他并未放弃,通过坚持和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小八路,还获得了一把木头做的枪。
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边的小水庄子里,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名叫张嘎。他热爱八路军,八路军们也十分喜欢他。残暴的敌人在一次袭击中,张嘎的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不幸被杀害。更让他悲痛的是,他最敬佩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也被鬼子抓走了。
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传说中的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长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
《小兵张嘎》第一章主要内容: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白洋淀边一个小水庄子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叫张嘎,他热爱八路军,八路军也很喜欢他,住在他家里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常常讲英雄故事给他听。
小兵张嘎的故事(一):小兵张嘎的故事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抗日战争故事200字
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42年,我们所在的太岳区农作物收成仅三成,部分地区甚至一无所获。士兵们戏称:“搜集野菜成了我们的战术训练,补缀袜子变成了我们的思想教育。”那个秋季的某天,我们2连连部接到命令,要转移一批伤病员。那时,我是2连的指导员。
在与日军的激战中,孙永勤被日军飞机子弹击中,壮烈牺牲。救国官兵除部分突围外,其余全部殉国。 千里击强虏的包森,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块根据地中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冀东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他智擒日本裕仁的表弟赤本大佐,使他的英雄事迹更具传奇色彩。
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庄芦花村,住着一位12岁的少年雨来。雨来热爱游泳,技巧高超。他在夜校学习,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秋天,日军再次进行扫荡。爸爸妈妈让雨来一个人在家,他正在炕上念书,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跑动。雨来把书藏在怀里,跑出门。
王小二,一个1929年出生在中国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的少年,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雄。他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侵略者的袭击。王小二是儿童团员,他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为八路军提供情报。1942年10月25日,日本侵略者再次进行“扫荡”。
王二小,一个普通的放牛娃,他的家乡位于河北涞源的一个宁静小山村。那里的山清水秀,却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在那片充满悲愤的土地上,王二小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1942年10月25日,当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时,突然遇到了日军的“扫荡”。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秋天,鬼子又开始扫荡。
抗日战争的小故事,大约200字左右,要快哦!
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庄芦花村,住着一位12岁的少年雨来。雨来热爱游泳,技巧高超。他在夜校学习,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秋天,日军再次进行扫荡。爸爸妈妈让雨来一个人在家,他正在炕上念书,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跑动。雨来把书藏在怀里,跑出门。
这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仅仅13岁便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就在这一刹那,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成功消灭了全部敌人。这个故事展现了王小二对家乡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在面对敌人时的勇敢和智慧。王小二的英勇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段佳话。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秋天,鬼子又开始扫荡。
在河北蜿蜒的长城北侧,有一位与杨靖宇、赵尚志将军同时期举起抗日大旗的燕赵英烈,他就是孙永勤将军。孙永勤于1893年在河北承德县孙杖子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出生。 1933年12月12日,在日军占领东北全境、热河省大部的情况下,长城防线失败,军队撤退,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在南方艰苦地反围剿。
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42年,我们所在的太岳区农作物收成仅三成,部分地区甚至一无所获。士兵们戏称:“搜集野菜成了我们的战术训练,补缀袜子变成了我们的思想教育。”那个秋季的某天,我们2连连部接到命令,要转移一批伤病员。那时,我是2连的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