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物的故事200字
詹天佑,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面对国内资本、技术与人才匮乏的困境,他毅然承担起修建京张铁路的重任。京张铁路的起点是北京,终点是张家口,全程约400公里。
爱国小故事 屈原抱石投江 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国家。当楚国面临危机时,屈原多次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楚国覆灭后,屈原无比悲愤,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江中,以死抗争,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詹天佑不惧困难修建铁路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
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长期过着流放生活。面对祖国日益衰弱,屈原忧心如焚,写下许多抒发忧愤的诗作。最终,他在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屈原留下的作品包括《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此外还有《招魂》等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作品是屈原所作。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詹天佑,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在国家面临资本、技术、人才匮乏的艰难时刻,满怀爱国情怀,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精神,深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岭,仅用500万元、4年时间便完成了外国人预计需900万元、7年才能完成的工程。参观者无不为京张铁路的成就震惊和赞叹。
如果您不喜欢这个爱国名人故事,还可以考虑一下一下的爱国名人故事: 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钱学森的爱国故事200字
1、据钱学森晚年时候的讲述,在美国羁绊的五年中,他时刻不忘回国,每 一天都在准备着行李。由于美国政府的刻意压制,家中的生活条件很差,还 要经常搬家。好在妻子蒋英贤良淑德,抚慰了他那寂寥无助的心。妻子蒋英 毅然辞退家中所有的女佣,一个人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
2、钱学森在美国度过了20年,取得了卓越的航空科学成就,成为有名的火箭专家。1949年,他得知新中国成立了,决定回国参加建设。然而,美国方面敌视中国,阻挠他回国。经过5年的斗争,钱学森在1955年终于回到中国,为我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钱学森的爱国故事 平生主要事迹故事 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
4、对于钱学森的离去,他的导师、科学家冯卡门感慨地说道:“美国把火箭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专家钱学森,拱手送给了红色中国!”离别时,这位导师充满深情地对钱学森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回你的祖国效力去吧,科学是不分国界的。
5、我要好好学习,学习钱学森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放弃,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的更好,像钱学森一样,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发挥出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一份力。
6、一)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一篇关于英雄人物的事迹(200字以上)
1、邓世昌,中国海军的先驱者之一,作为清朝北洋舰队“致远”号的舰长,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这场海战于9月的一天爆发,日本舰队对中国舰队发动突袭,黄海成为了战场。战事中,指挥旗舰被击伤,邓世昌果断命令升起旗帜,吸引敌舰火力,确保己方的安全。
2、邓世昌,作为我国早期海军军官之一,担任清朝北洋舰队“致远”号的舰长。1894年9月的一个日子,日本舰队突袭中国舰队,引发了黄海海战。在这场激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受损,旗帜被击落,邓世昌果断命令升起旗帜,勇敢地吸引敌舰火力。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表现得最为英勇,火炮连续击中日舰。
3、张金垠在1996年的洪灾中,不顾个人健康状况,带领突击队前往救援。他身先士卒,不幸被激流冲倒牺牲。张金垠平素工作勤奋,多次立功受奖。在关键时刻,他以生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央决定追记他一等功,表彰其英勇事迹。
4、杨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5、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河北省沫源县涌现了一位令全国瞩目的小英雄,他名叫王二小。王二小年仅七岁,却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一次,日本侵略者对一条山沟进行扫荡。为了保护数千名老乡和干部的安全,他毅然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
6、穆桂英生平英雄事迹主要有:抗辽-大破天门阵,痛歼辽国的萧太后亲率的侵宋辽军主力,此后辽军再也不敢南侵,辽宋边境再无大战事。征西-穆桂英率12寡妇征西,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使西夏议和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