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小故事
1、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用心、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朱德的扁担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3、革命烈士故事 简短的先烈的事迹如一颗鲜红的流星,留下的鲜红星尾是先烈们的热血,随时光渐渐消失的是他们的躯体,不可磨灭的是他们划过星空,留下的伟大足迹。
4、解放战争时期,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5、以下是几个革命小故事: 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生于河北省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抗日战争时期,他居住的村庄经常受到日军的侵扰。 1943年的一天,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遇到了扫荡的鬼子。为了保护乡亲和八路军,王二小机智地把鬼子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6、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
100个红色经典故事
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组织。 1944年秋,她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随后转入农艺系。 1946年,江竹筠毕业后回到重庆,参与并领导学生运动。 1947年春,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
马队长和韦指导员、齐光熙警卫员,在老党员张守普同志的掩护下,藏在伪装好的地窖里,躲过了鬼子的搜查。李兴唐家的四合院和全部家产,被鬼子放火全部烧得净光。战斗中,李兴唐、李兴周被鬼子捉住打了个半死,头上、口中都流着血,绳捆索绑押解到张店宪兵队监狱。
黄继光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部队正向敌人占领的高地发起攻击。当战友伤亡殆尽,自己所携带的弹药耗尽之际,黄继光毅然决定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枪眼,为部队赢得了攻克高地的机会。一袋干粮 红军长征途中,小红军小兰年仅13岁。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急求红色革命经典的小故事,不能过短,要5分钟左右的.
一袋干粮》,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
井冈山会师是红色革命经典的小故事之一。它向我们展示了红色革命时期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在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曾有位拉美国家的司令官在参观井冈山后,意味深长地称赞:“井冈山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毛泽东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他选择的这个地方,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藏中国共产党之龙,卧工农革命军之虎。这个根据地的建立,与中国革命的胜利紧紧联在一起。
萝卜头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于江苏邳州,1949年9月在重庆被害,遇害时年仅8岁,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小的战士。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经过地下党对特务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