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名人故事300字
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简陋的农民家庭。尽管家庭贫困,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他依然渴望学习。林肯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总共不到一年。”然而,他勤奋好学,利用一切机会向他人求教。即便没钱买纸笔,他也能在放牛、砍柴或挖地时,将书藏在怀里,休息时细细阅读。
故事:唐代人崔枢赶考时和商人同住,商人病重去世前送给他一颗价值万贯的宝珠。崔枢埋葬商人,却没收下宝珠,而是将其一同葬进坟墓。荀巨佰舍身救友 故事:东汉荀巨佰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他不肯扔下朋友独自逃跑,甘愿用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
许嘉璐是当今中国的“训诂学”***,虽然这门学科很冷僻,也很枯燥,但由于当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治学严谨,一个学期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竟达200多人,以讲《论语》出名的北师大才女于丹也是其中之一。谈起恩师许嘉璐,于丹说了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竺可桢,作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74年春节,84岁的竺可桢病重卧床,但仍坚持听取外孙女婿汪容的讲解。尽管他戴着助听器,但仍难以听清,身体也因病痛不断歪斜,额头渗出汗水。
匡衡家贫,借书苦读,挖墙缝借邻家灯光读书。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去世,后在寺庙寄宿读书,生活艰苦,但刻苦自勉,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李时珍生于医家庭,立志行医,因旧药物书缺陷,决心编写完善之作。
列宁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当面对错误时,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列宁虽然不知道是谁打碎了花瓶,但他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向姑妈承认了自己没有打碎花瓶。这种勇气和诚实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诚实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智慧。在复杂的社会中,诚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是非,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阿炳的故事300到400字左右的,越感人越好
有一篇当时见证人的回忆文章说,日本人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彩娣曾外出避难,在上海的昆曲班仙霓社担任弹奏三弦的琴师,其间甚至还在当时拍摄的电影《七重天》里表演了一个群众角色。阿炳在这个卖艺为生的时期创作了他最为动人的乐曲。
民间音乐家阿炳,本名华彦钧,1893年出生于无锡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他的音乐生涯充满了坎坷与才华的碰撞。自幼展现出音乐天赋,父亲华雪梅是道家音乐高手,阿炳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学习击鼓、吹笛和二胡,每项乐器都练得刻苦无比,甚至因练习二胡而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阿炳是江苏无锡人,其父为一名道士并兼任雷尊殿中的司鼓乐手。从小阿炳就耳濡目染,展现出音乐才华,并对鼓和吹拉弹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幸的是,他七岁丧父,被父亲生前好友收养。但由于家道中落,阿炳便开始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
阿炳的故事一:艰辛成长历程 家境贫寒的童年 阿炳童年家境贫寒,他的父亲是一个游民乐师,因疾病去世较早。年幼的阿炳便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尽管条件艰苦,但他对音乐的天赋和热爱使他不断进步。才艺横溢的青年时期 阿炳逐渐成长为一个才艺横溢的青年乐师。
名人感人的故事300字左右
1、故事:唐代人崔枢赶考时和商人同住,商人病重去世前送给他一颗价值万贯的宝珠。崔枢埋葬商人,却没收下宝珠,而是将其一同葬进坟墓。荀巨佰舍身救友 故事:东汉荀巨佰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他不肯扔下朋友独自逃跑,甘愿用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
2、林肯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总共不到一年。”然而,他勤奋好学,利用一切机会向他人求教。即便没钱买纸笔,他也能在放牛、砍柴或挖地时,将书藏在怀里,休息时细细阅读。夜晚,他在昏黄的油灯下读书,直到深夜。长大后,林肯独自一人外出谋生。
3、许嘉璐是当今中国的“训诂学”***,虽然这门学科很冷僻,也很枯燥,但由于当时他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期间治学严谨,一个学期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竟达200多人,以讲《论语》出名的北师大才女于丹也是其中之一。谈起恩师许嘉璐,于丹说了记忆犹新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