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人物故事400字?
雷锋,一个名字,一段传奇。1960年1月8日,雷锋与新战友们一道,踏上了前往营口车站的征途。月台上,锣鼓喧天,口号声声。新战友们刚一下火车,团首长和老战友们便热情地迎上来,握手致意,询问近况,争相帮忙拿背包。雷锋被分配到了运输连手工艺新兵排,随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中。
刘备听闻徐庶之言,决心三顾茅庐,求见卧龙诸葛亮。一日,刘备携关羽、张飞前往隆中,寻访贤才。至诸葛亮茅屋之前,书童答话,称先生不在家,刘备只得首次失望而返。数日后,刘备按捺不住探求之心,再携兄弟二度进山。隆中冬日严寒,刘备却因心之所向,不畏风雪,徒步上山,以示尊敬。
岳飞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却遭奸人陷害,含冤死去。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岳飞都深受人们尊重。在他去世后不久,关于他的故事便在民间流传。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汉朝和中亚各国直接联系,双方使者不断来往,从此,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进入一个新时期。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到了公元1369年,朱元璋打败了元军,称帝于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一日,他与军师刘伯温叙旧,谈起当年那白发老者的草药救了自己的将士。刘伯温问朱元璋草药叫什么名字,朱元璋说当时只顾将士的安危,治病要紧,没有问那老翁。刘伯温说,叫“白头翁”也未尝不可。朱元璋听罢会意地点了点头。
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汉中城固人。汉武帝建元三年奉命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途中被匈奴俘获,拘禁11年后逃脱,继续西行越葱岭,经大宛、康居,抵大月氏。由于大月氏无意与匈奴开战,所以张骞居留大月氏一年后返回。途中又被匈奴截获,扣留一年多释放,与于元朔三年才回到长安。
写一篇历史人物故事,400字以上?
1、雷锋,一个名字,一段传奇。1960年1月8日,雷锋与新战友们一道,踏上了前往营口车站的征途。月台上,锣鼓喧天,口号声声。新战友们刚一下火车,团首长和老战友们便热情地迎上来,握手致意,询问近况,争相帮忙拿背包。雷锋被分配到了运输连手工艺新兵排,随即投入到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中。
2、公元1359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交战中失利,兵败浙江开化县古田山区。时值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士兵们因水土不服、长期作战而患了腹痛、腹泻、便血的疾病,军医诊断为疫痢。因起病急、人数多、病情重,军中无药,军医亦无良策。本来兵败就致士气大伤,加之疾病突发,战斗力严重削弱,朱元璋忧心如焚。
3、张骞是汉中城固人,在建元三年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 他的任务是联络大月氏,以共同对抗匈奴。 在途中,张骞不幸被匈奴俘获,并被拘禁了十一年。 但他最终成功逃脱,并继续前往西域,先后经过了葱岭、大宛、康信陵码居等地。
用五个历史成语编400字的故事
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是两位杰出的将领和谋士,廉颇在赵国担任名将,屡次战胜齐国、燕国,而蔺相如则以国家安危为重,不畏***,完璧归赵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导致长平之战惨败。赵括自以为是,最终被秦军大败,导致赵军全军覆没。
渑池之会、价值连城、完璧归赵、廉蔺交好、负荆请罪、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滥竽充数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后来居上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