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400字左右
他非常刻苦学习,他曾经完成了青蛙卵剥膜手术,轰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他,就是童第周,也是我最敬佩的一位名人。我们很难想象到,这样一位伟人,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成绩平均分仅45分,校长都劝他退学。可是他并不想放弃,经过他再三请求,校长终于同意了他跟班再读一学期。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之后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就是致力读书。
名人读书的故事400字
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
第一学期他的成绩平均分仅45分,校长都劝他退学。可是他并不想放弃,经过他再三请求,校长终于同意了他跟班再读一学期。
爱因斯坦(1879—1955),出生于德国,父母为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他创立了相对论,是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科学体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然而,他在童年时期,却是很不起眼。
求近代名人刻苦学习勤奋的故事400字左右
爱因斯坦(1879—1955),出生于德国,父母为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他创立了相对论,是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科学体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然而,他在童年时期,却是很不起眼。
现代名人读书故事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非常刻苦学习,他曾经完成了青蛙卵剥膜手术,轰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他,就是童第周,也是我最敬佩的一位名人。我们很难想象到,这样一位伟人,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成绩平均分仅45分,校长都劝他退学。可是他并不想放弃,经过他再三请求,校长终于同意了他跟班再读一学期。
关于名人读书故事400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们很难想象到,这样一位伟人,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他的成绩平均分仅45分,校长都劝他退学。可是他并不想放弃,经过他再三请求,校长终于同意了他跟班再读一学期。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之后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就是致力读书。
陈毅吃墨水 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妈妈走进屋,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了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名人读书的故事作文400字
1、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方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
2、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关于阅读的十个小故事闻一多醉书读故事作文400字。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了”。他结婚那天,新房张灯结彩,装饰一新,热闹非凡。一大早,亲朋好友纷纷上门祝贺。直到新娘花轿到家,人们都找不到新郎。我们四处寻找,发现他在书房里。
3、现代名人读书故事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4、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孙敬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常常废寝忘食。每当读书疲劳时,他便用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绑住头发,以此来保持清醒,防止打瞌睡。这个故事被称为“悬梁”。同样在战国时期,有一位政治家苏秦,由于学问不够,曾多次受挫。他决心发奋读书,常常读书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