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关于科学巨匠的人物作文素材
1、人物作文素材 科学巨匠华罗庚——自学成才识今古,论著充栋誉中外 华罗庚,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华罗庚少年时期命运多坎。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家中贫困,他只好缀学回家。
2、再后来学了四年医,可对医学又没多大兴趣。在24岁的时候,他偶然遇上了一位良师——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卢梭,卢梭引导他进入生物科学,他终于矢志不渝地爱上了这门科学,以毕生精力贡献于这门科学,成为一位生物科学的巨匠。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进个人事迹素材1 袁隆平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后来者继续前行的路,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丰富的食粮,还有无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纪念袁隆平,是缅怀他仰望星空的精神。
4、贝多芬 贝多芬是由古典乐派跨进浪漫派中间的一座桥梁,他出身寒微,虽遭到诸多不幸与痛苦,可是他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自我充实,以致于成长茁壮。他从小被强制学习音乐,早年曾向海顿与阿布雷治克学习理论作曲,奠定了作曲技巧的深厚基础,终成一代巨匠。
邓稼先作文素材
1、邓稼先的早年经历:邓稼先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一个农村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展现出了出色的数学天赋。他进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就读,随后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开始了他的科学之路。 在海外求学与科研:1930年,邓稼先获得一笔国家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2、执 着 滴水穿石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热情地投入,是无私的付出。
3、邓稼先的英雄事迹 篇1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山河。———题记 这是对他的优秀品质与精彩一生的最好诠释,他只是平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万千中国人民中的一名。
4、邓稼先到死都还在为我国的核武器发展做贡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撼动人心的诗出自谁口,相信大家都知道,没错,就是文天祥。是什么使陆游临死前告诫儿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错,是爱国。爱国使邓稼先工作到死,爱国使文天祥留取丹心,爱国使陆游到死不忘告诫儿子爱国。
5、试想,在过去,外国侵略者在之所以敢拿着屠刀在我们的国土上任意胡作非为,逼迫我们割地赔款,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太贫穷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现在香港之所以能够顺利回归,原因也只有一个:我们现在富强了,国富民强说话就算数。
袁隆平事例素材摘抄开头
1、经过一夜的紧张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导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了亩产900公斤的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科学家在向媒体揭秘中国“超级种子”的过程中,显得格外兴奋。
2、袁隆平人物事迹和精神作文素材篇1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位享誉世界的农业科学家,以其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著称。他成功选育出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极大地提高了产量,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3、袁隆平的事迹彰显了他的伟大。他利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成功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 在一档节目中,袁隆平先生对年轻人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字是他想传达给他们的。
4、袁隆平素材摘抄如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
袁隆平素材摘抄
1、袁隆平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不顾阻挠挑重担,无悔弯腰入稻田。任他权威如何言,坚定信念自向前。 十年一日腰身弯,当初梦想已实现。世界人民俱欢颜,杂交水稻美名遍。一生功名非己愿,唯念再无饥懂艰。 今虽身去志不残,昂首迈向天下乘凉天。
2、袁隆平人物事迹和精神作文素材篇1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位享誉世界的农业科学家,以其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著称。他成功选育出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极大地提高了产量,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3、袁隆平素材摘抄如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
4、袁隆平出生在北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学院。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50多年了。他成功研制出“三系法”杂交稻、“两系法”杂交稻、超级杂交稻二期。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和800公斤。
5、经过一夜的紧张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导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了亩产900公斤的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科学家在向媒体揭秘中国“超级种子”的过程中,显得格外兴奋。
6、袁隆平性格坚韧、干劲,在水稻种植实验过程中的一次次的失败,不但没有打倒他的信心,反而使他更有动力。下面是关于袁隆平的作文素材,供大家摘抄。
钱学森作文素材
钱学森是中国的著名科学家和航天专家,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下是一些钱学森的作文素材: 钱学森的背景和教育:钱学森于1911年生于浙江省,从小展示了对数学和物理的天赋。他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于1934年留学美国深造。
新中国成立的第六天,他和夫人钱英就计划返回祖国。1950年7月,钱学森正式通知美国政府决定回国,美国海军次长丹金格尔说:“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到了1955年,经过周恩来等人的外交努力,钱学森才得以回国。
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其名言闪耀着智慧与光芒,激励着无数学子与科研工作者。他强调,正确的结果往往源自于大量错误的积累,没有错误作基石,难以抵达真理的高点。在科学的征途上,创新是至高无上的精神,不可忽视。钱学森认为,科学不仅仅是数据与公式,艺术灵感同样是其不可或缺的养分。
由于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他历经了五年的艰苦岁月,直到1955年才得以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施方案,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玻璃大王,这位在慈善事业中慷慨解囊的企业家,同样以其慷慨大方而著称。
”钱学森挥了挥手,眼睛里放射出坚定的光芒:“中国需要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必须回去!”大使被他的赤胆忠心所震撼,只得恭敬地放行。回到祖国的怀抱后,钱学森开始不分昼夜地演算,他深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万无一失。他将美国的先进技术与自己的大胆想法结合,加以创新。
他,一位科技界的巨擘。在他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最重,名利为最轻。5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谦虚淡泊,心系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