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小故事,大约200字左右,要快哦!
1、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庄芦花村,住着一位12岁的少年雨来。雨来热爱游泳,技巧高超。他在夜校学习,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秋天,日军再次进行扫荡。爸爸妈妈让雨来一个人在家,他正在炕上念书,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跑动。雨来把书藏在怀里,跑出门。
2、在河北蜿蜒的长城北侧,有一位与杨靖宇、赵尚志将军同时期举起抗日大旗的燕赵英烈,他就是孙永勤将军。孙永勤于1893年在河北承德县孙杖子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出生。 1933年12月12日,在日军占领东北全境、热河省大部的情况下,长城防线失败,军队撤退,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在南方艰苦地反围剿。
3、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42年,我们所在的太岳区农作物收成仅三成,部分地区甚至一无所获。士兵们戏称:“搜集野菜成了我们的战术训练,补缀袜子变成了我们的思想教育。”那个秋季的某天,我们2连连部接到命令,要转移一批伤病员。那时,我是2连的指导员。
4、王二小是儿童团员,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有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做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将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5、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一个名叫张嘎的男孩,他聪明勇敢,人们称他为“嘎小子”。在一次鬼子的突袭中,张嘎的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杀害,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抓走。张嘎悲痛欲绝,他发誓要为奶奶和钟亮叔报仇,毅然决定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6、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小英雄名叫王二小。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日本鬼子再次进行扫荡,迷路时遇见了在山坡上放牛的王二小。鬼子要求他带路,王二小假装答应,实际上是为了掩护乡亲们转移。他带领鬼子进入八路军的埋伏圈,最终八路军成功全歼敌人。
抗日战争故事200字
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庄芦花村,住着一位12岁的少年雨来。雨来热爱游泳,技巧高超。他在夜校学习,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秋天,日军再次进行扫荡。爸爸妈妈让雨来一个人在家,他正在炕上念书,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跑动。雨来把书藏在怀里,跑出门。
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1942年,我们所在的太岳区农作物收成仅三成,部分地区甚至一无所获。士兵们戏称:“搜集野菜成了我们的战术训练,补缀袜子变成了我们的思想教育。”那个秋季的某天,我们2连连部接到命令,要转移一批伤病员。那时,我是2连的指导员。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一个名叫张嘎的男孩,他聪明勇敢,人们称他为“嘎小子”。在一次鬼子的突袭中,张嘎的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杀害,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抓走。张嘎悲痛欲绝,他发誓要为奶奶和钟亮叔报仇,毅然决定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在与日军的激战中,孙永勤被日军飞机子弹击中,壮烈牺牲。救国官兵除部分突围外,其余全部殉国。 千里击强虏的包森,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块根据地中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冀东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他智擒日本裕仁的表弟赤本大佐,使他的英雄事迹更具传奇色彩。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知道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朴实的话语。秋天,鬼子又开始扫荡。
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之一。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政府针对陈炯明的东征,不久前往苏联留学,1930年返回中国,任红一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升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与彭德怀一同指挥针对日本军队的百团大战,取得巨大战果。
快,帮我找一个200字的(中国)爱国故事(抗日)。我11岁
1、“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
2、抗日英雄小故事篇一:李爱民 1942年春天,12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日 儿童 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一路上还算顺利。
3、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王小二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