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学生讲的英雄故事
《小交通员潘冬子》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放牛娃王二小1929年,王二小出生在涞源县上庄村一户贫苦农民家里。11岁沦为孤儿,不得不外出要饭。后来听说插箭岭南边靠近解放区,他便逃荒来到了南马庄地区的狼牙口村。在与抗日军民的接触中,他逐渐懂得了抗日道理,参加了抗日儿童团。
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和绝食以示***。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抗日英雄王二小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适合小学生的感人的片段
1、“波波,快过来,穿好雨衣。”妈妈边说边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我身上。此时,雨越下越大。妈妈的头发,脸上,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望着“落汤鸡”似的妈妈,望着她那青白着的脸,我不禁又哭了起来……一把伞撑起一片天,妈妈爱的伞给我快乐和幸福。
2、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与他的儿子一同前往战场。父亲已经晋升为将军,而儿子仅是马前卒。一次,父亲庄严地拿出一个精美的箭囊,里面插着一支箭,并告诫儿子:“这是家传宝箭,佩戴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随意抽出来。
3、岁半小学生从地震废墟下背出两名同学 6月10日,依然满脸稚气的林浩出现在大地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街头。这个9岁半的小学生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勇敢,不仅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增加勇气,而且还救出两名同学。
4、妹妹的幼儿园在一所小学对面,这个时间也正是堵车的高峰时段。我带着侥幸心理骑了一辆小电动车,本可以“钻空子”,但结果还是“钻空失败”。望着前面长长的车队,听着四周嘈杂的鸣笛声,周围的一切让我瞬间没有一丝好心情,我开始躁动不安。我烦躁的抬起头想要找个出口,想要退出这无法运转的道路。
5、最可笑的是“小石匠”,我父亲叫他明天来玩,他口里正满含着雪,欲吐不得,欲咽不能,眼看着我父亲的脸。大家见了都笑了起来。女先生们都跑了出来,也好像很高兴。我二年级时的可怜的病弱的先生,也咳嗽着在雪中跑来了。
6、令我感动的老师 我最喜欢的老师,莫过于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张祖庆,他为同学们付出太多了。 记得每次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精神抖擞,讲课声音时高时低,仿佛弹奏的交响乐章,同学们常被他的感情所左右。休息时,我们谈笑风生,此时,我们不像是师生关系,倒更像是一对忘年朋友。
小学生爱祖国的小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
爱国故事五:华罗庚回国: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
这次国庆节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爱国不仅仅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无论是尊敬老人、帮助他人,还是维护环境卫生,都是我们应当践行的美德。通过这样的小故事,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尊重生命,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放弃在英国的优厚生活,选择回到正处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祖国,积极参与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已成为国际知名数学家的他,拒绝了美国伊里诺大学的终身教授职位,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中国。
“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华罗庚毅然回国 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我国现代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从五四运动直到1988年他生命终了的每个历史时期,始终怀有一颗强烈而诚挚的爱国心。他主张唤起民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他写了大量爱憎分明的战斗檄文,揭露和******的高压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