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英雄故事200字
1、年,刘湘围攻川陕苏区。红军撤离时,红军战士李中权的9个家人,因恶霸的报复被迫全部跟着红军长征。李中权虽然与母亲同在长征队伍中,但只有过3次短暂的相见。三别母亲,最终阴阳相隔,令李中权抱憾终生。
2、后来,陈赓写了一首诗,悼念那位小战士,诗中写道:“少年英勇为红军,草地留名共星辰。马蹄声声传远方,烈士英魂照我心。”这首诗被传唱开来,成为了长征路上的一段佳话。从此,陈赓更加坚定地投身于红军的事业,他深知,正是这些年轻的生命,铸就了长征的辉煌。
3、征途漫漫,红军队伍已经穿越了那片荒凉的草地。一天,陈赓感到异常疲惫,落在了队伍的后面,他牵着一匹瘦弱的马缓缓前行。突然,他看到了一个约十三岁的年轻红军战士。这个孩子身上仅穿着一双破旧的草鞋,脸上冻得又红又青,两片嘴唇干裂而薄,脸色也显得异常苍白。
4、在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小兰战士不慎将干粮丢失。她选择默默承受,用野菜填充背包,不愿给队伍带来麻烦。一名小同志注意到了小兰的秘密,他见证了小兰如何仅以野菜和少许干粮为食。他将此事告知众人,并非引来责备,反而引发了队伍内部的相互关爱。
一个英雄故事200字
1、第二天一早,队伍就要出发了,李中权又一次匆匆和母亲告别,母亲叮嘱他:“孩子,你放心地走吧!不要惦记我们,你要爱惜自己,好好活着!”第三次见面是在1936年5月,李中权当时任大金川独立第二师政委。他带一个排到东边红一团检查工作,路上,在丹巴东边遇见了母亲,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2、小英雄小故事有:1,小英雄的故事之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幼名兰贵,1929年生,河北完县人。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
3、在废墟中,一位名叫林浩的班长挺身而出,他用自己的双手,尽力救出了9位同学,成为当时救出未成年人最多的小英雄。面对媒体的采访,林浩谦虚地表示:“作为班长,我只救出了9位同学,我并不满足。
4、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一个名叫张嘎的男孩,他聪明勇敢,人们称他为“嘎小子”。在一次鬼子的突袭中,张嘎的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杀害,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抓走。张嘎悲痛欲绝,他发誓要为奶奶和钟亮叔报仇,毅然决定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英雄人物小故事200字
1、抗日英雄人物事迹的作文 抗日英雄小故事篇一:李爱民 1942年春天,12岁的李爱民担任村抗日 儿童 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一路上还算顺利。
2、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让自己印象时刻的英雄。而我心中的英雄是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最美司机吴斌。吴斌之所以是最美司机,是因为他做了一件让人们都震撼的事。在吴斌驾驶客车返回杭的时候被一个不明金属砸中,在这种情况下,他先忍着痛把车子停到一边。
3、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4、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
寻抗日英雄故事,200~400字间(急)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一个名叫张嘎的男孩,他聪明勇敢,人们称他为“嘎小子”。在一次鬼子的突袭中,张嘎的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杀害,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抓走。张嘎悲痛欲绝,他发誓要为奶奶和钟亮叔报仇,毅然决定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在师长张自忠率领的千人大刀敢死队,以急行军兼程赶赴前线,用大刀、手榴弹为武器,于月黑风高之夜,乘敌不备,歼灭日军步兵两个联队,骑兵一个大队,血染喜峰口,造成空前大捷,震惊中外。张自忠获中央颁授***勋章,于是抗日英雄的威名,传遍全国,妇孺皆知。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黄继光 在上甘岭战役中,关键时刻黄继光用身体堵住了枪眼,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
小英雄的故事200字左右
1、小英雄小故事有:1,小英雄的故事之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幼名兰贵,1929年生,河北完县人。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
2、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3、去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0级的特大地震,这场灾难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在废墟中,一位名叫林浩的班长挺身而出,他用自己的双手,尽力救出了9位同学,成为当时救出未成年人最多的小英雄。面对媒体的采访,林浩谦虚地表示:“作为班长,我只救出了9位同学,我并不满足。
4、十几把雪亮的刺刀对准了雨来,鬼子用尽各种方法盘问雨来,但雨来一口咬定。敌人毫无头绪的把雨来拉出去枪毙。几声枪响,芦花村的人们异常难过。可是,谁也没有料到,雨来并没有死。原来,在枪响之后,雨来就趁鬼子不被扎到合理,从水低游到远处。
抗战英雄的故事,200至400字,今天之内!快!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一个名叫张嘎的男孩,他聪明勇敢,人们称他为“嘎小子”。在一次鬼子的突袭中,张嘎的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杀害,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抓走。张嘎悲痛欲绝,他发誓要为奶奶和钟亮叔报仇,毅然决定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1937年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中国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
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
年,王二小出生于河北省森哗涞源县上庄村。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家乡成为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经常遭受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的团员,他经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为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再次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他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