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简介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紧急任务。 在长达7天7夜的时间里,他们利用仅有的7只小船,顺利地使红军主力渡过了金沙江。 9军团作为后卫,成功在南渡乌江后按照军委的指令,实施机动战术,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
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在1935年5月的严峻时刻,红军主力的军委干部团面临着一个关键任务——抢占皎平渡,以顺利渡过金沙江。在短短7天7夜内,他们仅依靠7艘小船,展现出卓越的组织与战术。后卫部队9军团通过在黔西的牵制行动,成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为渡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巧渡金沙江故事梗概100字左右
整个巧渡金沙江的过程紧张而有序。军委干部团翻越崎岖山岭,意外地在渡口发现两条探子遗留的船,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悄然渡至北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敌军。随后,他们又找到五条船和36名艄公,确保了渡江的顺利进行。
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xxx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巧渡金沙江》故事梗概 在红军长征的历程中,巧渡金沙江是重要的一役。这场战役发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故事主要描述了红军在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时,如何通过智谋和英勇的战斗成功渡过金沙江的场景。
在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过程中,殿后的红五军团和侧翼掩护的红九军团,同样有着光荣而伟大的功绩。长征路上,红五军团竭尽全力阻击蜂拥而至的追兵,掩护主力,自己时刻面临与主力失去联系,甚至全军覆没的危险,却奉命在石板河阻击追兵,掩护皎平渡的主力部队渡江。
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紧急任务。 在长达7天7夜的时间里,他们利用仅有的7只小船,顺利地使红军主力渡过了金沙江。 9军团作为后卫,成功在南渡乌江后按照军委的指令,实施机动战术,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
《巧渡金沙江》故事的梗概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紧急任务。 在长达7天7夜的时间里,他们利用仅有的7只小船,顺利地使红军主力渡过了金沙江。 9军团作为后卫,成功在南渡乌江后按照军委的指令,实施机动战术,分散了敌人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主要描述了红军在面对长征中的重重困难时,如何通过智谋和英勇的战斗成功渡过金沙江的过程。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智勇双全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
红军主力准备向金沙江驶去,蒋介石才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蒋介石立即下令毁船封江。1935年5月3日,军委人员接到了命令。他们艰难的走过了180里路,终于到了金沙江渡口,意外发现一条船。红军乘船渡江,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在意。
巧渡金沙江的资料(100字左右)
概况: 1935年5月3日至9日,红军仅用6条木船,靠36名船工,用九天九夜,就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渡江北上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长征史上唯一没有经过激烈战斗的一次渡江行动。
红军巧渡金沙江干部团占领渡口后,红一方面军的后续部队便浩浩荡荡地向皎平渡开进。干部团夺取的两只木船是远远不够几万红军由此渡江的。在广大群众的协助下,先后共找到七只船,动员了彝、汉、傣族36名船工。船工们分成两班轮流,人歇船不歇,不辞劳苦,从5月1日起,日夜坚持为红军摆渡。
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
金沙江自古就是天险,但是它在我们红军面前,不是天险是通途。金沙江怎么能挡住我们红军中的刘伯承这条龙呢!龙遇大江如虎添翼,自由自在,任意驰骋。
巧渡金沙江的故事: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不说,翻山越岭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
强求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全部)
1、年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1935年5月9日在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无影无踪地走了,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与勇敢。
2、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3、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北上进入川西北。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5月24日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4、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5、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6、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