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简短小故事500字
1、故事一:《一袋干粮》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一个小红军女孩小兰,年仅13岁,却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坚强和无私。她珍惜着一袋干粮,却在照顾伤员时不慎将其掉入河中。为了不让战友们担心,她选择默默承受,装作无事发生,拔野菜维持生命。她的心中只有战友,无视自己的困难。
2、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3、第一步: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可谓是多种多样。从天气的恶劣,到地形的险恶,再到敌人的追杀,红军战士们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危险。但是,红军战士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们用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500字
故事一:《一袋干粮》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一个小红军女孩小兰,年仅13岁,却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坚强和无私。她珍惜着一袋干粮,却在照顾伤员时不慎将其掉入河中。为了不让战友们担心,她选择默默承受,装作无事发生,拔野菜维持生命。她的心中只有战友,无视自己的困难。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_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红军长征经过二万五千里征途。红军当中有一名叫小兰的战士,她在过雪山的时候不小心将背包里的干粮弄丢了,她不敢告诉大家,因为她怕给别人添麻烦,于是,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到自己的背包里。
红军长征故事读后感范文500字
在党的光辉下,我阅读着《红军长征的故事》,心怀敬畏,仿佛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定与英勇。这一段段生动的历史,让我深刻理解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内涵。长征时期,为了士兵们能喝上一口新鲜的鱼汤,炊事班班长不惜牺牲自己;为了战友的安全,周副主席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阅读《红军长征的故事》的体验,令我内心久久难以平复。当年,红军为了战略需要,从江西出发,历经千难万险,行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程,历时两年,最终抵达目的地。红军长征的故事丰富多彩。
在假日期间,我翻阅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买船自沉为阻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1935年5月5日,罗炳辉率领红九军团的战士们准备渡过金沙江南岸。他们面临一个难题:找不到船只,因为所有沿岸的船只都被敌人集中在北岸的盐场。随着敌军的追兵逼近,形势变得越来越紧迫。
在假期中,我阅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其中“买船自沉为阻敌”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1935年5月5日,罗炳辉带领红九军团的战士前往金沙江南岸准备渡江。然而,他们找不到船只,因为沿岸船只都被敌人集中至北岸的盐场。敌军追兵迫近,形势危急。
红军长征的故事500字左右好的追分
1、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我读过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
2、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13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3、毛泽东在会上对第二天的行动做了动员,还高声朗诵了那首千古绝唱——《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朗诵完诗后,会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老红军胡安吉回忆说。
4、一例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帝等出逃西安避难。另一例是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陪都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