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的资料和故事
年(84岁)在布罗班斯诗人米斯托拉的努力下,法布尔的贡献受到肯定,获赠养老金1500法郎。 1909年(85岁)著《昆虫记》第11册(关于萤火虫、甘蓝菜上的青虫等的研究),身体己十分衰弱,出版诗集。获阿尔布“布罗班斯诗人”的荣衔。
年(3岁)由于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所以法布尔从3岁一直到6岁,都寄养在玛拉邦村的祖父母家;这里是个大农家,有许多比他年长的小孩。他是个好奇心重,记忆力强的孩子,曾自我证实光是由眼睛看到的,并追查出树叶里的鸣虫是露螽。睡前最喜欢听祖母说故事,而寒冷的冬夜里则常抱着绵羊睡觉。
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法布尔3岁时由于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弟弟,所以法布尔从3岁一直到6岁,都寄养在玛拉邦村的祖父母家;这里是个大农家,有许多比他年长的小孩。他是个好奇心重,记忆力强的孩子,曾自我证实光是由眼睛看到的,并追查出树叶里的鸣虫是露螽。
亨利·法布尔,1823年至1915年间生活在法国,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科普作家。他是一位开创性的昆虫学家,是首位在自然环境中系统研究昆虫的科学家。法布尔以他毕生的精力深入探索了昆虫的生活世界,通过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实验,他详尽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和生活习性。
法布尔传略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雷翁村的一户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安杜瓦纳·法布尔能言善辩,好打抱不平;母亲维克陶尔·萨尔格性情温顺,和蔼可亲。尽管家境贫寒,法布尔自幼便对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布尔七岁时,被父母送进村里的小学就读。
法布尔长大后又发生什么事情?
开始研究大天蛾不可思议的能力,发现雄蛾能从遥远的地方找到雌蛾,是因雌蛾发出的一种“讯息发散物”,亦即类似今日所谓的“荷尔蒙”,法布尔称蛾群聚集家中的5月6日为“大天蛾之夜”,曾将天牛的幼虫烤来吃,并发射大炮来测试蝉的听力。 1894年(70岁)荣膺法国昆虫学会荣誉会员。
法布尔小时候,别说图书了,就连识字画片也没有。他和小伙伴们只能打土仗,捉“俘虏”,做占山为王的游戏。他们几乎成了一群一身泥土的“野”孩子。小小的法布尔有一点与其他孩子不同,他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特别感兴趣,特别好奇。
说完法布尔又去观察昆虫了。法布尔到一个大花盆前,一大堆昆虫正向花树上爬,等第一条虫子刚爬到顶,法布尔就用刷子把下面的全部痕迹刷干净,又用抹布把花盆四周擦干净,不让虫子吐的丝留在上面。为什么呢?原来,前几天法布尔看见一群虫子 正列队一边吐丝一边向上爬,等天黑后好顺铺好的路回家。
为什么呢?因为他最初担心这条缝能通向教室外部,于是他就想办法把这条缝堵住了,没想到他一堵住之后,所有的蚂蚁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了,然后所有的蚂蚁都齐心协力地致力于把这条缝清除干净。它们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然后,又四散而去,该忙啥忙啥了。
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凭借两篇优秀学术论文的实力,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就在同一年,他在《自然科学年鉴》发表了长期积累的成果--《节腹泥蜂习俗观察记》。博得广泛赞赏,人们公认他个仅纠正了以往权威学者的错误,而且阐发了独到的见解,开始引起科学界人士注意。
于是两个“伙伴”又将球搬回,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我马上把它罩在一个金属丝做的钟罩里 光线、声音和气味 法布尔的试验是用自家的二十只做了记号的蜜蜂,在两里之外放飞。结果有十七只蜜蜂先后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短篇亲情感人故事300字
有关亲情的故事1 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的印象是模糊的。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从此,母亲的音容笑貌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了我久远的记忆。
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只有一位母亲支撑着一切。她有一个七岁的儿子,不幸染上了一种未知的疾病,四处求医无果。母亲带着他走了许多路,尝试过无数的治疗方法,但病情却逐渐恶化,孩子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最终无法站立。母亲得知远处有一位老中医可能有治疗的方法,她不顾一切地带着孩子前往。
但是大儿子不甘心,他把箱子翻过来,希望能在碎玻璃中找到值钱的东西。终于,他们在箱底看到了老人留下的一行字:“请你们让父母得到尊重。” 【 篇三】 有这样一个儿子,他是个大款,母亲老了,牙齿全坏掉了,于是他开车带着母亲去镶牙,一进牙科诊所,医生开始推销他们的假牙,可母亲却要了的那种。
另一个故事同样发生在寒冷的冬日,一位父亲在洗车时,儿子拿着小石头在车身上划起了图案。父亲愤怒之下,拿起扳手就打向儿子,导致儿子手指骨折。面对父亲的严厉惩罚,儿子却轻声安慰道:“爸爸,手指会好的,不要担心了。”父亲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和懊悔,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给孩子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关于亲情感人的小故事篇1:不容遗忘的爱 一 这天早晨,受公司指派,肖凯前往黎城洽谈一笔生意。谁知火车还没开出一站地,便接到了妻子赵梅打来的电话——老爹又丢了! 肖凯听得心头一哆嗦:一早上班时,老爹还没起床。
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1 小时候,我是个愚笨的孩子,又加上农村重男轻女严重,奶奶不喜,爸爸不爱,仿佛我是这个家多余的人,每每做错事,哪怕是丁点的小疏忽,他们都会骂我蠢货,废物。也怪,那些年,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我总是差错不断,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前途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