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小故事,200字
征途漫漫,红军队伍已经穿越了那片荒凉的草地。一天,陈赓感到异常疲惫,落在了队伍的后面,他牵着一匹瘦弱的马缓缓前行。突然,他看到了一个约十三岁的年轻红军战士。这个孩子身上仅穿着一双破旧的草鞋,脸上冻得又红又青,两片嘴唇干裂而薄,脸色也显得异常苍白。
后来,陈赓写了一首诗,悼念那位小战士,诗中写道:“少年英勇为红军,草地留名共星辰。马蹄声声传远方,烈士英魂照我心。”这首诗被传唱开来,成为了长征路上的一段佳话。从此,陈赓更加坚定地投身于红军的事业,他深知,正是这些年轻的生命,铸就了长征的辉煌。
红军长征经过二万五千里征途。红军当中有一名叫小兰的战士,她在过雪山的时候不小心将背包里的干粮弄丢了,她不敢告诉大家,因为她怕给别人添麻烦,于是,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到自己的背包里。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不要超过200字)
泸定桥的夺取,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红军已经经历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经典战役。这些战役不仅展现了红军的英勇和智慧,也为红军最终北上,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打开了道路。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月29日晚22时许,刘伯承、聂荣臻率右路军红一师红四团先头部队进入泸定城,两军会合在泸定桥东岸。刘伯承走在泸定桥上,感慨万千,说:“这里应该立一个碑”。飞夺泸定桥的22名士兵得到了当时红军士兵所能够得到的最高奖赏:一身列宁服,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一个搪瓷缸子和一双筷子。
长征英雄故事200字
年,刘湘围攻川陕苏区。红军撤离时,红军战士李中权的9个家人,因恶霸的报复被迫全部跟着红军长征。李中权虽然与母亲同在长征队伍中,但只有过3次短暂的相见。三别母亲,最终阴阳相隔,令李中权抱憾终生。
在红军长征的历史上,飞夺泸定桥是其中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红四团官兵在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山路中,强行军120公里,在1935年5月29日清晨准时抵达泸定桥西岸。泸定桥高悬水面之上,由13根铁链构成,两侧铁链作为护栏,中间9根铁链铺上木板形成桥面。
征途漫漫,红军队伍已经穿越了那片荒凉的草地。一天,陈赓感到异常疲惫,落在了队伍的后面,他牵着一匹瘦弱的马缓缓前行。突然,他看到了一个约十三岁的年轻红军战士。这个孩子身上仅穿着一双破旧的草鞋,脸上冻得又红又青,两片嘴唇干裂而薄,脸色也显得异常苍白。
红军长征经过二万五千里征途。红军当中有一名叫小兰的战士,她在过雪山的时候不小心将背包里的干粮弄丢了,她不敢告诉大家,因为她怕给别人添麻烦,于是,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到自己的背包里。
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200字
一天晚上,大家都没吃东西。剩下最后一把青稞面,我捧到这个面前,这个摇摇头,捧到那个面前,那个也不要。我知道,大家都很饿,但都不肯吃。最后推来推去,把青稞面泼到地上,大家都很难过,为了不浪费,我们把地上的青稞面一粒粒拣起来吃掉了。
长征路上,感人肺腑的故事如繁星点点,照亮了那段艰难岁月的篇章。让我们一起沉浸在那一段历史的记忆里,探索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一九四五年深秋,红军跋涉至苍茫的草地,那里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和生命力。三位小同志不幸罹患肠胃病,炊事班长挺身而出,如同一道温暖的光,承载起他们的生存希望。
后来,陈赓写了一首诗,悼念那位小战士,诗中写道:“少年英勇为红军,草地留名共星辰。马蹄声声传远方,烈士英魂照我心。”这首诗被传唱开来,成为了长征路上的一段佳话。从此,陈赓更加坚定地投身于红军的事业,他深知,正是这些年轻的生命,铸就了长征的辉煌。